导读 时间过得很快,4年前北京奥运会余热未散,伦敦奥运会又要闪亮登场。作为世界最顶级最全面的竞技赛事,很难再说当今的奥运会只是一场单纯的竞技运动。由奥运会牵扯出来的一切环节,都直接关联着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比拼和表达。在寻求商机,扩大影响的基础上,各商家企业还在为寻求更多深度合作的模式和空间而挖空心思。如果说哪个行业和奥运会关系最为紧密,材料业绝对是首当其
时间过得很快,4年前北京奥运会余热未散,伦敦奥运会又要闪亮登场。
作为世界最顶级最全面的竞技赛事,很难再说当今的奥运会只是一场单纯的竞技运动。由奥运会牵扯出来的一切环节,都直接关联着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比拼和表达。在寻求商机,扩大影响的基础上,各商家企业还在为寻求更多深度合作的模式和空间而挖空心思。
如果说哪个行业和奥运会关系最为紧密,材料业绝对是首当其冲的代表。尽管,这似乎并不是人们常规意识中的概念,但从奥运会场馆建设开始,到世界巡游的火炬,再到每种体育器械的演变升级,奖牌的制作设计,等等,哪一样不是各种材料的博弈和示范?
从辩证的角度理解,体育与材料,越来越成为分不开的共生体。两个行业的交织与合作,所产生的效应和价值,早已超越了奥运会举办的三周时间,而关乎于经济、文化、科技等等相关领域的求索突破,甚至,关乎一个国家的整体形象和世界影响力。
奥运会至今,不过百年,我们能够预想得出,在未来的一百年,很难再有大型体育赛事可以超越奥运会的规模和影响力,那么,每4年一届的奥运会,无疑为整个材料行业酝酿着不同的创新和提升空间,关键是,谁能抓住机遇。
体育与材料,相伴相携,缺一不可。
跨界让材料焕发生机
体育与材料,之所以相辅相成,材料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也为大材料产业提供着大展拳脚的空间和舞台。
这一点,中国资源协会木塑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嘉的感受相当炽烈,因为“绿色奥运”的召唤,让新型木塑复合材料大展拳脚。北京奥运会之前,全国只有50多家木塑企业,2006年,当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绿色环保材料,被奥运会相关部分确定为鸟巢、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场馆建设中,木塑行业可谓柳暗花明,春色绽放。
如今,中国木塑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上下产业链企业,生产量与出口量均列世界第一。
不仅如此,木塑复合材料的行业标准,也是伴随着奥运会的应用而诞生。总言之,如果没有奥运的辅助和传播,中国木塑业的发展,远不是今天的规模和态势。
陶瓷行业同样感受明显,伦敦奥运会对于陶瓷制品的喜爱可见一斑,从地砖墙砖、陶瓷卫浴等基本陶瓷材料的应用,到礼品、纪念品等艺术陶瓷的引入,都无疑是为陶瓷行业提供着最具传播效应的空间。
毫无疑问,奥运会在中国的举办,给了中国建材业一次集体行动的良机,但是,中国建材如何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奥运的重要角色,似乎还存在着一定的桎梏。
放眼国际,建材与奥运最着名的联姻,源自美国陶氏集团,2010年,陶氏集团开始成为奥运会的全球合作伙伴,一直到2020年。
伦敦奥运会主场馆“伦敦碗”装饰外壳,就是采用陶氏的新材料――一种比传统材料重量轻35%的树脂材料,而其发明的挤塑聚苯乙烯隔热保温材料,也在奥运会场馆中被应用。
不能否认的是,相对其他行业的奥运营销,建材企业的传播意识和合作方式,已呈现出全球化相形见绌的态势。上百年来,大量的建筑材料应用于奥运建设,但榜上有名的却寥寥无几。
纵览奥运会赞助商的大名单,各行业的品牌企业占据着9成以上的比例。建材业品牌意识的缺失,桎梏着传播力度释放,这恐怕是建材产品“只出力不留名”的重要原因之一。
加强品牌传播力度,还能收获更多合作拓展的机会,尤其在当下,东方元素和东方艺术文化日益成为全世界的新宠,似乎可以为建材业的品牌意识觉醒带来一些刺激。
剥离建材重工业的影子,人们越发意识到建筑材料同样是民族元素与民族文化艺术的表达方式之一,那么,利用像奥运会这样世界瞩目的大型平台,无论从材料的实地应用抑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可以创造带动起全行业走向国际的绝佳契机。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板块,全新的绿色材料的开发与推广,高新科技材料的创新与营销,都是未来各大体育赛事上得以争奇斗艳的机遇良缘。
有一位行内专家说过的一句话很有概括性:“只要把眼光放开,建材的发展空间其实很大。”
如果总结奥林匹克内涵,可以挖掘出很多,但具备竞争性、创新性、借助平台的品牌传播优势和具备包容性的合作意识,应该是直观且重要的一部分,将这些内涵深入到建材行业里,同样可以融会贯通。
国内企业间和国际同行间的竞争意识在建材行业里已经很明显,创新也日益成为现代建材发展的主旋律,但是,在品牌传播意识的弱,建材业在扩展合作的空间和版图,也受到了传统思维上的制约。
“十二五”刚刚开始的2011年,“跨界合作”就被列入未来各行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遇。
所谓跨界,就是不拘泥于常年固有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思维,打开束缚行业的条条框框,以包容的心态,与不同的行业共同寻找合作的契机,达到双赢的目的。
以世界最顶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为起点,打开国际化运动赛事的合作模式,再由此大胆尝试与其他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尤其在建材业面临一定困顿的当下,敞开胸怀、放大眼光才会发现,不只是竞技赛事,太多的行业需要建筑材料的配合、辅助和完善,而这或许也正是建材业走出瓶颈,激活市场的一条出路。
材料助人类挑战极限
建筑材料是材料体系的一部分,现阶段的建材企业品牌建设之路,不是朝夕之事,那么,以现有的条件想要打入奥运会,建材业可以从大材料领域中得到一些启发。
如果说一百年前的运动竞技,是以运动员自身能力拼成绩,那么,20世纪之后的运动竞技,运动员一次次打破记录超越极限,则需要各种器械材料的科技突破来加以辅助。
比如撑杆跳所用的撑杆,最早源于英格兰一种民间运动,奥运会上沿用了民间所用的木杆,但木杆直而硬,没有弹性,那时男子撑杆跳最好的成绩仅是2.29米。
上世纪初,既韧且轻有弹性的竹竿取代了木杆,大大提高了成绩,仅在1912年至1941年30年间,就有16人利用竹竿打破纪录。
上世纪40年代,美国人在原有竹竿的基础上,运用金属加工工艺,研发出轻质合金撑杆,重量轻弹性好,竹竿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后,人造材料取代天然材料,成为撑杆的主材料。
上世纪50年代末,复合材料的出现,玻璃纤维经过编织成圆筒后与有机树脂粘合在经过成形及高温定型后制造成玻璃纤维复合杆,成为新一代的撑杆。
上世纪80年代,多种高性能纤维继续应用于复合材料撑杆上,1985年前苏联选手便是利用新型碳纤维撑杆突破6米大关,引世界惊奇。
撑杆继续着演变的历史,运动员继续创造着奇迹。如今,男子撑杆跳6米大关已经不再罕见,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所创造的5.05米也终将被打破,而伴随一次次极限挑战,新型材料的撑杆也一定会不断升级,推波助澜。
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回过头看所有体育赛事的竞技项目,大到跑道,小到乒乓球,轰动如游泳衣,快速如足球材料,几乎全部是新型高科材料的升级演变。体育与材料的默契合作,已是大势所趋。
如果说一百年前的奥运会,运动场馆的建设还只是满足体育赛事本身的实际需求,那么,20世纪之后的奥运会,无论是场馆、奥运村的建设,还是馆内设施的安装,抑或场外周边配套环境的规划,都已经属于人文与环境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要求而不断刷新着不可思议的创新记录。而这一切,也是要通过不同的建筑材料才能实现。
奥运会从古体育场的大理石建筑开始,已经在无意识状态下,与人文文化、艺术设计、材料应用达成了相当的默契,并由此展开了上百年来建筑材料演变的征程。
当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切百废待兴的时候,从简主义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奥运场馆的建设上,以翻修老建筑为主的材料运用,混凝土和钢筋水泥成为以旧翻新的主体材料。
上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各国经济水平发展迅速,奥运会场馆及奥运村建设也更为复杂炫目。主场馆拼的是实用、特色与华丽兼具的实力和底气,越发突出建筑细节中材料的应用,于是,各种建筑材料粉墨登场,建材的“混搭风”盛行。
如果说奥运会是一场顶级竞技大赛,奥运场馆更像是奥运角逐的开幕战。
进入21世纪,“绿色奥运”的口号伴随着全人类绿色革命浪潮的席卷而成为场馆建设的思想洪流,从悉尼奥运会开始,绿色建筑材料与高科技能源材料的应用,又为建材业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力量。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上,据木塑复合材料专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刘嘉介绍:木塑作为绿色新材料,成为北京奥运会建筑材料的主角之一,不仅仅让奥组委的人们感到惊喜,也为木塑行业带来生机。
伦敦奥运会,又在“绿色奥运”的基础上延伸了新的课题:奥运场馆建筑材料的可拆除和再利用技术。
围绕着这样一个新课题,以及下一个百年伴随时代变化而衍生的奥运连环课题,奥运场馆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创新,不会再有间断,机遇随处都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注明"转载、企业供稿、其他(非本站)"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2、凡本站注明来源"集成吊顶网"的内容,均为集成吊顶网原创,转载时请在显眼位置标注"来源:集成吊顶网www.jcdd.com"。
3、如果本站会员发布的内容和图片涉嫌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并处理违规会员,集成吊顶网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集成吊顶网由集成吊顶行业协会主办、嘉兴乐易承办。 Copyright ©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业务合作:18957399906
业务QQ:双儿 1205730055 服务QQ:婉清 228573015
免责声明:本站上会员自行发布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集成吊顶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ICP经营许可证:浙B2-20070172-9